去英国读硕士怎么说?
我是2019年申请到的,我在这之前去过两次,分别是2017年和2018年(疫情前)。 第一次是2017年5月,我跟妈妈一起去的。因为我们当时不知道选校,所以就都申请了。 当时我们的目标就是申请到UCL和帝国理工。因为妈妈是学土木的,想读建筑,于是先申请的UCL,然后是IC。
我的专业是management,所以IC和UCL都是拒信,唯一收到offer的学校是杜伦大学,因为杜伦给了我50%的奖学金,而且专业也是符合要求的(虽然我不想去读商科……)。
后来18年春天我又去了IC,参加了两轮面试,最后拿到了offer。 但是到了夏天,我又纠结了,因为我同时收到了UCL和华威大学的offer,华威给我的是40%的奖学金,UCL没有奖。
于是我问了IC的大导师(他在IC很受欢迎,很多学生都找他写推荐信),他建议我去UCL,因为UCL的综合排名比华威更高,而且我在UCL的专业是和妈妈在一个学院的——工程科学学院。如果以后妈妈需要帮助,我可以很方便的帮到她。另外一点,UCL的建筑学院是世界顶尖的。
于是我把华威的支票退了,拿了UCL的支票。 我在UCL读了三年书,其实UCL的设施是很差的!比国内二本三本的水平差不多(不能这么说,但是确实很一般),校园也很小,和IC没法比。不过UCL的学费比IC要便宜很多。
说到学校,我想说一下我的感受: 首先,对于国内本科是985/211的学生来说,无论是申请还是就业,英国和美国肯定还是更认可你的本科学历,毕竟国外的教育体制是相对公平的,你什么牌面你就得什么待遇。当然如果你是个例,比如高考成绩特别优秀的,或许是可以打破这一定律的。
第二,我觉得留学的申请还是要靠背景提升(实习+论文)+合格的雅思成绩完成的,硬件条件(本科院校加GPA)不够的话,那就只有软件方面能弥补一些劣势,因此如果你打算申请名校,那你大一大二就不能放松,要积极参与竞赛、项目、科研、实习等,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机会。
第三,我认为申请一定要趁早,早做准备,早点规划。不要等到大三了再来准备雅思,准备申请,那样你已经失去了申请名校的机会,因为好学校的名额都是优先给早申请的学生。同样,如果你想申请奖学金,更要早下手,因为很多奖学金都是在你提交完ps和语言成绩就马上发放的,越早申请越容易拿到好的奖学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