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专业压力大?
基础学科,尤其是物理、数学这些,搞科研压力真的很大! 以物理学为例,本科要学四大力学,高数的水平也得是微积分和线代,还要学电动力学、量子力学等等更难的科目,上课内容难度大的让你怀疑人生(当然,如果你天赋异禀可以忽略这条回答)。 然后还要考一个很难考的研究生,最好是985/211,因为以后想读博的话选择会多很多,要是本科毕业直接工作的话选个不是那么好的学校也可以,反正本科生工资不高,学的东西也很浅显。 但是读研了也不要高兴得太早,如果打算继续深造读个博士,那你要面对的是更难的课程(比如说凝聚态物理、统计热力学等),更严峻的考验(保送外校或者统考)以及可能没有收入的漫长岁月...... 如果不想读书了,那就得找个好工作,那你至少得是个985/211名校毕业生吧,这样入职的机会大一些,但即使如此,找到理想的工作也是很难的事情,大多人都会被“劝退”,比如说物理、化学这些基础理论学科,虽然研究的条件要求高,投入也大,但是如果作为一门实用性学科,这些专业知识能发挥的作用又实在有限,所以就业就很成问题。
而相对而言,应用性较强的工科的压力就要小一些,虽然也要面临考研、考公务员等等问题,但是一般工科的实验较多,课程压力也会比理论学科小一些。
随着时代的进步,高科技的迅速发展,现在的热门专业在技术性方面逐渐加大,对于学习专业性知识的学生压力也相对增加,高科技和专业性的不断增强,导致在一些高校的一些专业中,学生心理的承压能力不断的被刷新,学生面对的专业性的课程作业、高科技的实验训练、高难度的英语的四级考试等众多方面的学习问题都不断困扰着学生心理的健康。
学生因为专业性的压力导致心理出现问题逐渐的呈现上升的趋势,在高校的教学工作中,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高校的学生是实现中国梦的生力军,是社会建设的重要人力资源的储备部分,如果因为专业的课程的难度,高技术的操作,学习中英语四级考试的不过关等原因造成学生的心理问题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从而影响学生后续的就业等,对于社会的中国梦的实现都是重大的打击,对于高校的健康发展也是严重的阻碍。
在目前以就业为导向的现状下,学生在就业的选择方面遇到的困难也越来越多,专业性的高科技对于学生在就业方面的要求也是水涨船高,学生在高校学习的过程中除了学习专业的知识和课程,对于学生在高科技的实践方面也提出了严峻的要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要掌握丰富的专业的课程的理论知识,对于高科技的实践中如何应对和处理,在就业的过程中面对用人单位的高科技和专业性的严峻的要求,学生在就业方面也需要不断加强自己在实践方面的能力,而这些对于学生的学习中也产生了严重的压力。学生在专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方面得不到完美的诠释,学生在就业方面也会遇到种种的困难,这些对于学生的心理也是严重的打击。
在就业的导向越来越严峻的现状下,学生在高校要重视心理的健康教育,不仅要重视专业的学习,对于心理的健康教育也是高校德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在高校中,大学生是高校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对于大学生的专业知识教育中,也不能小看大学生的心理的健康指导,高校的大学生需要在专业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和专业方面的技能的提升,也不能忽视心理上压力的缓解和心理方向的治疗,大学生因为专业的繁多,对于专业课程的完成需要投入巨大的精力,特别是对于理工科的学生,对于专业的科技的学习中也要不断的强化实验操作和高科技的创新,对于学生的压力也是增加,学生很容易在专业的学习中产生心理方面的疾病。从学生的身心健康出发,高校应该将心理的健康和专业的教育有效的进行结合,将德、智、体、美全面的发展,大学生在专业方面得到提升,心理问题方面也要不断的加强健康指导,大学生在就业的导向中要不断加强心理的竞争性教育,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教育的创新发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是高校大学生专业技能方面提升的有效助力,高校心理的健康教育在高校的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