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研究专业包括哪些项目?

梁中亮梁中亮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作为在欧美学习、工作多年的中国人,我注意到国内对海外大学的了解非常有限,甚至存在很多误解和偏见。为此,我希望通过这个系列的文章,让小伙伴们对海外大学有更直观的认识,从而帮助大家选择合适的学校和专业。 今天介绍的是香港科技大学的亚洲研究专业(Asian Studies)。 香港科技大学亚洲研究硕士(Master of Arts in Asian Studies,简称MAAS)是由香港科技大学人文社科学院设立的。这是一个一年制(2019新开设的两年制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基本一致)的硕士学位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在亚洲研究方面的技能和知识。

课程设置 MAAS的课程设置非常丰富且细致。总共45个学分,需要修读6门主修课程(30个学分)以及2门选修课(9个学分)。必修课程涵盖亚太地区社会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知识,为学生们提供了全面而扎实的基础。

除了必修课程之外,学生还需要完成一篇长度约为6000字的硕士论文来检验自己的所学。 授课老师都是来自各研究领域的顶级专家学者,如周保松教授是香港著名的政治学者和政治思想史家,他的课程会对学生今后的职业规划大有裨益;邓俊辉老师是著名的数据分析专家,他的数据挖掘与分析课程干货满满,深受同学们喜爱;于欣博教授是国际知名海洋地质学家,她的环境地球科学课程带同学们进入神秘的地质领域。

因为老师的学识和人品都在课堂上展现无遗,所以同学们课后也会经常向老师请教问题。

就读体验 因为我是跨专业的申请,所以在准备留学申请的时候十分担心会被导师“挑刺”,没想到最后顺利拿到了录取通知书,这要多感谢导师们在选校和专业上给予我的建议。

在就读期间,我因为喜欢香港这个城市以及良好的学习氛围,而忘记了这是在一个亚洲地区的商业大都市,因此没有感觉到任何压力。 而且因为我是以研究生奖学金的身份入学的,所以在学习和生活中没有感到丝毫的负担,可以尽情地享受在香港的生活和宝贵的求学经历。

虽然我选择了全英文授课的项目,但是授课的语言主要以中文为主,老师们也会尽力用英文进行课程讲授,保证同学们的听讲效率。 在完成一学期的课程学习之后,同学们会迎来期末考试,考试形式为PPT报告外加问答;毕业论文的答辩则会安排在第二学期。

容颂期容颂期优质答主

亚际跨域研究所将传统中国研究的概念予以扩延,除了传统的汉学研究领域之外,也积极的投入东亚研究、东南亚研究、南亚研究、中亚研究等更广阔的学术领域。亚际跨域研究所亦非常重视性别研究,鼓励老师学生投入当代东亚女性文学、性别文化及全球华人酷儿研究等重要课题。亚际跨域研究所也强调多语主义与跨文化研究,积极邀请具有深厚语言能力及地区研究学养的教师,以多元观点研究地区文化特色与价值,以培养具有本土情怀兼具跨国知识与关怀的年轻一代。

该研究所以台湾和/或华人社会为立足点,从亚洲本土经验和文化出发,关注不同地区之间思想、文化、生产、资源、性别、移民、知识、宗教等层面的跨域流动,以及帝国与殖民、全球化与资本移动、民族国家体制等对于此流动所构成的限制和规范。通过批判性地反省既有区域研究(比如中国研究、日本研究、越南研究)背后的政经和历史脉络与建制过程,该研究所旨在重新思考、界划和发明“亚洲”和“区域”本身的不同方式与可能性。该研究所鼓励学生发展跨学科和比较主义的研究路径,开展创新、批判且介入性的学术研究。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