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加拿大以何为界?
1980年,中国和加拿大划定了边界。这条边界是按地理地貌自然区划确定的: 双方共划出了三条界线(因为中国一侧有一条边界线有两个确定点)。中加划界的背景是因为历史上争议地区马更些河和埃布尔达什河谷地区的土地归属问题,以及基洛纳河谷地区的土地主权归属,这些地区在地图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到,有两条河分别在中国和加拿大的领土上流过,分别是马更些河与基洛纳河。而两条河流的分水岭就是著名的“中国长城”,这也是国内教科书里描述的长城起点。实际上,古代中国人修筑长城是为了防御北方游牧政权入侵,保护汉地十八省,而非现在讨论的中蒙边界。但到了近代,由于外敌威胁减少,长城的军事作用削弱,便开始向边境线蔓延。到清朝末年,中国长城已经延伸到了现在的满洲里附近。不过,随着中国版图的扩大,清王朝又进一步修建了西起嘉峪关、东至山海关的长城。我们现在的长城主要是指这一时期的遗迹。
关于中加边界,还有一点值得一提的就是,由于历史原因,中国在边界谈判中承认了库布其沙漠属于加拿大境内,从而放弃了对该地区的实际控制权,并退回到了目前的边界线附近。其实,在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人就曾经企图趁火打劫,侵扰该地区,并在沙漠里建立了哨所,但后来被苏联阻止。在5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时,苏军曾进入库布恰克地区,并驻军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