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需要什么?
最近,发生了一系列的针对学生的恶性伤(杀)案。如:2月13日,广东东莞市光明中学一名高一学生被一持刀男子刺伤;6月28日,湖北省建始县在校生李某某在家中被其母亲杀害;11月25日,湖南资兴市一初三男生上课时遭班上另一名男生抢劫,劫匪未得手后将人捅成重伤;12月14日,淮阴区王兴集镇一中学有两名学生被车撞,一名学生遭人捅伤……这些案件的发生,频频触动着人们对学生生存状态的敏感神经。而最近,发生在南京市栖霞区炼油厂附近,初中女生小朱遭4名男生轮奸一案,又再一次挑战着人们对于未成年人自我保护的想象。据媒体报道,小朱在12月1日晚上8点多出去上厕所后,就再也没有回家。次日,她的尸体在炼油厂码头岸边被发现。而嫌疑人之一小王曾对小朱提出发生性关系的要求被拒绝后,便电话邀来三名同伙作案。
这些血淋淋的案例不得不让人深思:学生到底是怎样的群体?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教育?我们作为教师应如何加强保护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学生,在中国古代称为“弟子”,是指接受教育或在学校进行学习的青年。西周有三级学府,学生主要在闾里和学校学习,贵族小孩还享受天子、诸侯、卿、大夫等设在家里的邸育和蒙养教育。学生主要学习礼、乐、射、御、书、数,甚至医师、农事、财计等六艺也可以在学校学到。
古代学生不仅要学习经典、礼仪,同时还要学习书、数、射、御。“书”,就是今天的文字、书法、文章等;“数”,是今天的算术、数学;“射”,是今天的体育项目;“御”是骑术、驾车,即我们今天说的马术。后来古代教育把“六艺”作为素质的教育的重要内容。
中国的学生,从孔子创办私学时起,就突破了“学而优则仕”的限界。其中不少学生终其一生而没有做官,但是,他们在科学技术、文学、艺术、教育等领域贡献甚多。“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以后成为宋代范仲淹等文人治学的名言。明朝罗桐《送沈康二》诗:“学行修能济世雄,始知仕与学不同。”中国古代学生,受教育的目的是“修身齐家平天下”,做人是第一位的,致用是第一位的,所以中国古代学生有非常强的实践意识。他们从小受到孝亲、尊师、谨慎、克俭等教育,有非常强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所以中国古代学生,始终与现实政治保持密切的联系。
近代以后,中国学生接受日本式教育,以军国民教育为主,强调国家主义和武力主义,成为“军人”式的学生。中国学生也受到一定的人文教育,但多数是在课外活动中接受。20世纪20年代以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出现了公立的自然科学、社会科学、文学艺术等团体,向青年的学生进行智育、审美教育。同时,马克思主义在大学生中进行传播。但是,“九一八”以后,在一片屈辱声中,学生运动高涨,学生开始直接面对现实政治。但是,由于蒋介石集团消极抵抗,中国逐渐丧失东北。这一惨痛的教训,使学生认识到小我之“学”与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兴亡是紧密相联的。“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成为当时学生的座右铭。在这样强烈的民族危机感的促动下,学生向现实政治进一步靠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