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留学签证怎么样?
在今年的春天,国内旅游持续升温,从桂林山水到西塘古镇,从云南到大西北,到处都是人山人海。对于绝大多数国人来说,这真是个出门游玩的好时候。但是对于要去美国上学的张天一来说,这是最不适合出门的时间段。为啥?因为美国留学签证都要在五一节(5月1号)之前准备齐全,提交材料,排队面谈。
对于第一次办美国留学签证的人来说,面谈的确是个折磨人的过程。就算准备好了材料,面谈时却往往因为紧张而把资料背得颠三倒四,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去美国哪个学校,自己的签证申请到底是工作签还是学生签。而且,不知道为什么,美国国际学生服务移民局的工作人员(也就是官方说的NIE)脸上总是摆着一副臭脸,整个签证过程要么冷冰冰地让填写申请表,要么就重复官话套话,想以此把你打发走。可偏偏这些官话套话效率极低,像什么“材料还没准备好”,“申请还没有审批”,“无法给你确切的时间”等等等等。一旦碰到个性子不好的官员,整个签证过程还犹如坐过山车一样喜怒无常。
还好,张天一最终顺利地拿到了美国学生签证(F-1)。但对于他所在的这班飞机,却有另外的结局——没拿到签证的8名中国学生因故未能成行。这些未获签证的学生分别来自沈阳、合肥、杭州、南京、上海,他们大多都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有在媒体工作的,有在科研单位任职的,也有在大学担任讲师的。然而这些具备了不错的生存能力,甚至具备国际视野的年轻人,却死活弄不明白:为什么美国签证官要求提供的资料都有,申请到的几率也非常大,偏偏就不放行呢?
针对这一现象,张天一表示:这很可能是美国移民局对于国际学生的歧视。
美国移民局一直存在对于国际学生的歧视,这种歧视政策表现在方方面面。以美国大学为例,排名越高的学校,国际学生被歧视的可能性越低;而国内学校知名度越高的学生往往更容易获得签证。除了大学的排名和知名度的因素外:个人对签证材料的表达和对签证面谈的培训,也能很大程度影响审核结果。张天一就曾遇到过国内同一学校的两个学生,一个获得签证,一个被拒,甚至连面试的机会都没有。对于自己学校学生的签证成功率,签证培训师往往会比其他学校的学生高很多,甚至不同学校的学生用同样的签证材料,都可能出现截然不同的结果。
对于这种对中国学生的不公正待遇,中国的相关机构却似乎总是视而不见。美国大学中国联系处(中国办公处,不是美国大学的分校)的官员常常主动替美国移民局开脱:美国移民局的政策是统一的,对所有国家的国际学生都是一视同仁的……可现实却是:同样是F-1签证,数学、物理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比汉语言文学、历史类专业的学生更容易获得签证;北京、上海、天津等经济比较发达城市的学生比二、三线城市的学生更容易获得签证;男生比女生更容易获得签证;而拥有美国大学的面试机会比没有的要容易获得签证,等等等等。
为什么这么多明显的不公正都没人理睬?即使理睬了也没个解决办法。我想,这大概就是因为美国移民局对于中国学生和美国国内的就业市场已经形成了恶性竞争的预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