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博士含金量高吗?
“含金量”这个词很微妙,可能指代很多不同的意思。 对一些用人单位来说,可能会更侧重学历的“出身”,也就是所谓“双一流”“985”“211”等学校出来的人。这些学校确实会有一些资源优势、圈子效应,毕竟大家同学都差不多,毕业后也更容易联系、打交道(特别是对于做科研的人来说,好的学校能提供更好的研究平台,有利于日后继续深造); 但对于个人而言,读博是否值得完全取决于这个导师,这个课题,以及你在这个项目中的地位——简单来说就是“值不值得你花3-6年的时间去读这个博士学位”。 如果你已经拿到一个还不错的offer,那么这个问题就很简单了,放弃就好;但如果此时你手里offer不多,或者对将来找工作的方向还很迷茫,那其实完全可以把读博作为一个选择项。
以我个人的经历来看,当你决定要读博的时候,最担心的两个问题无非就是“找不到好工作”和“读不出来怎么办”。这两个问题本质上是同一个问题的两种表达方式而已。 现在就业市场这么大,肯定是有大把学生担心“读不出来”的问题,不过我觉得这个问题未必就比“找不到工作”更靠谱。 我个人感觉读博值不值得主要还是取决于导师。一个好的导师能让你在有限的时间里学到更多的东西,也能让你在以后的道路上少走许多弯路。当然好的导师难找,但是如果你真的很想和某个导师一起做研究,那就另当别论了。
如果因为某些原因你发现你所选择的课题组不合适你,那你也不必过于担心。现在研究生可以转专业(跨学校),甚至可以直接转博士(跨学校),只要你找到合适的机会和理由。
最重要的是,任何时候不要将自己困于“非此即彼”的选择题中。很多时候,读博不是唯一的选项,也不是必选项。 以就业为导向而言,读与不读博士也许只是选择在A公司从事技术开发的工作,还是选择在B公司从事产品运营/销售的工作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