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研究什么意思?
“日本研究”这个词儿有些宽泛,我这里只讨论狭义的日本研究(或日语教育)问题,也就是以语言、文化、思想等为研究对象的学术研究。对于日本研究这个概念的边界和范畴,我大致给出如下定义: 日本研究的主体是日本人或是拥有日本血统的人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日本研究的客体——所研究的对象却是极为宽泛的。 只要是有关于日本的文字、声音、图像等等都可以成为日本研究的客体;而客体的性质也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种类。
以我所熟悉的日本语言文学学科为例,其研究的客体就可以具体分为: 另外,如果将对象再细化一些的话还可以分为: 以上只是我随便列举的一些研究客体,实际上每一个学科下的研究所涉猎的客体都各有不同且有着非常细致的区分,这些客体的划分都是根据具体的研究目的及课题而定的。虽然如此,任何一门学科下的研究所涉及的大方向都是有其共同之处的。
首先,不管是什么门类,什么学科下的研究所都要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或曰研究题目,这个题目可以是现成的一个小问题,也可以是围绕着一个大的命题展开的一个系列研究。但不论怎么设置,这个题目一定是明确而又具体的。
其次,研究必须基于一定的理论基础或学说。无论是个人的主观见解还是对客观事实的描述,一定是有着一定的理论作为背景的。否则就成了没有理论指导的瞎编乱造了。
比如我是做古代文学研究的,那我的理论背景至少应该了解中国古代文论、西方现代文论、社会学、人类学等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不然在解读作品的时候就容易出现隔行如隔山的情况,甚至犯低级的理解错误。
所有研究都应该有一定的创新或者说是贡献。这个可以是一项新观点的提出,也可以是对某项已有所成之说的纠偏。但不管怎么样,要有值得他人认同并认可的价值。如果只是材料的堆砌,数据的罗列那毫无价值而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