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少分能上本科预科?
高考录取过程中,考生最担心的莫过于“掉档”,一旦档案脱落意味着本来可以上的大学,现在要重新填报志愿或者征集志愿;更惨的是直接退档,只能参加下一批次(或类别)的录取。了解“退档”原因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就来聊聊常见的退档原因以及如何避免。
1.分数太低
2020年,某位同学高考成绩356分(最低投档分数线),报考某高校,因为分数过低,学校不予录取,档案无法投送,造成退学。这就是典型因为分数低导致“掉档”的情况。那么想要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志愿填报时最好选择服从调剂,同时保证所填报的每所学校都是自己的最优志愿。
不过对于分数较低的考生来说,有些院校的专业可能不是很理想,但这是为了保险起见而选择的被动策略,如果学生不介意专业的冷门热话,可以选择自己不服从调剂。 但如果分数高,就没这么麻烦了,基本上所有专业都可以选择。所以考生在备考阶段还是要尽可能提高自己分数的含金量,争取考高分。
2.身体条件不符合要求
在《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中,对各种疾病患者做出不宜就读的具体提示。考生要注意自身的健康状况,特别是患有某些疾病的考生,更要留意自身的病情是否符合学校的招生要求。若因身体原因被退档,则得不偿失。
3.填报风险较大且不服从调剂的热门专业
在冲一冲的志愿中选择一些往年录取分数高于本二线/一本线的热门高校和专业,这种风险其实很大,若是成绩不够,则有可能出现退档情况。当然,这种风险也是可以接受的,毕竟是为了追求更高的院校层次。
但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可以在填报该志愿的同时,选择一所相对较差的学校的相对较好专业作为保底,这样就能确保有学可上。 在最后,还想跟大家说,不管如何谨慎,不管如何仔细检查,都有可能出错。
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认真检查,核对,查漏补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