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同义替换 很多考生在做完题对答案的时候只关注自己错的题目,却忽视了正确题目中的同义替换,这是非常可惜的。因为换一句来说,如果这篇文章出现了3次“the car was fast”那么必然有2处出现“car”,出现3次“The speed ”的地方肯定也会出现“car”。把题干与题目答案仔细回观,找出所有的同义替换词语便是我们寻找定位词的关键。
2. 语法分析 很多时候我们读完一篇文章后其实已经掌握了大意,但是做题时依旧找不到题目中提到的出处,问题很可能出在我们断章取义了。所以如果我们能通读全文,在语法规律的基础上梳理出句子关系,自然就能顺藤摸瓜找到题目中提到的句子,即文章的定位段。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有些同学认为句中出现的生词就是定位词,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例如: The term ‘mining’ refers to the process of extracting a product from its natural location(提取),i.e.‘the raw material is taken out of its natural habitat and then processed into a usable form’. 显然,这里的关键是理解主句的意思,而不是抓住个别生词。
如果题目是一个一般疑问句,则应用右扫法确认信息出处,即先在题干中确定定位词,然后用右扫法在原文中找出定位词,在此信息出处判断原文是否提到题目中所问的信息。例如剑7Test1Passage2的第31题,Is the answer given to a question about the meaning of words? ,答案出处在原文I段,I段后面有表示因果关系的because引导的原因状语从句部分,该部分提到了单词“words”,根据后面的同义替换词synonyms,可以判断此题目为Yes。
2、 问题形式为特殊疑问句的题目
如果题目是一个以where, what, when, why etc...引导的特殊疑问句,则应用左扫法确定信息出处,根据题目的问题找到信息出处之后,再根据题目的定位词用右扫法确认信息出处,然后在所在段落中寻找题目要求的信息。例如剑5 Test2 Passage1的第14题,How was this decline estimated?,可以采用左扫法找到原文的相关段落——E段,然后再根据题干锁定的定位词decline用右扫法确定出处“a 55% decline”,然后找出如何评估的:using…survey,即为本题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