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金融选哪个专业?
从就业角度来看,目前国内开设的金融学相关专业分为四个方向: 国际金融、货币银行、金融工程、金融科技(2019年教育部新设专业); 其中,前两个属于传统的金融学方向,后两个是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新兴起的学科。
简单介绍一下这四个专业的基本情况: 国际金融主要研究国际贸易中的金融问题,具体包括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在进出口贸易中的运用等问题。该专业毕业的学生一般具备比较扎实的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知识,能够熟练运用计量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该毕业出路相对较多,可以去投资银行、券商资管、公募基金、保险公司、互联网金融公司甚至央行等部门工作。
货币银行主要研究资金的供给者和需求者之间相互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包含的内容较为宏观且经典,如货币供给与需求、利率决定理论、宏观经济调节、商业银行经营等。该专业毕业生一般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对金融市场有一定程度的了解,能够从事金融行业的科研工作或者做金融机构的业务人员。
金工则是将数学、经济学、统计学、计算机等学科与金融学相结合,利用数理统计的分析工具来研究金融问题。该专业毕业生一般具有较好的数学能力和计算机能力,可以从事风险管控、金融产品定价、量化投资等工作。 金科是将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应用于金融行业,培养具有跨学科背景的创新型复合人才。该专业毕业生一般是掌握现代技术,具备金融思维,能够运用新技术解决金融问题的复合型技能人才。
目前,大部分学校的金融学专业都是以上四个方向里选择一个作为专业课的学习方向。但是有些学校会有自己的特色,比如清华大学的金融学专业有“金融工程”和“金融科技”两个研究方向,北京大学的金融学专业有“国际金融”和“互联网金融”两个方向。
金融专业一直是留学申请中经久不衰的热门选择之一。美国高校的金融硕士(MSF)项目,为有意进入金融或相关领域工作的人才提供学术研究、实操经验等全方位培养。那么,申请美国大学金融类专业,需要注意哪些方面?
近年来,美国高校的金融学、金融工程、量化金融、会计金融、投资银行学等研究生项目的申请人数持续增长,这些专业也普遍开设在文理学院或者商学院下属的专业学院中。申请者来自不同的本科专业,包括金融、经济、理工科、数学、统计等。
从学术要求来看,申请者需要在本科学习中完成微积分、线性代数、多变量微积分、概率论、数理统计、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等课程;在标准化考试成绩方面,普遍要求提交GRE(部分学校接受GMAT成绩),部分项目还要求考生提交GMAT(或者GRE)的专项考试成绩。
申请金融类专业,建议学生在本科学习中取得优异的成绩,最好能够保有一定的专业课学习。有些大学明确提出,对于选修了计量经济学、高级微观/宏观经济学、金融经济学等更高层次课程的学生,给予优先考虑。同时,也鼓励学生提供GRE的专项考试成绩。
一些金融类专业,尤其是应用性较强的项目,对相关实践经验要求更高。如希望进入量化金融类的项目,如果有较强的数理统计和编程语言(C++、PYTHON、JAVA)能力则更具竞争力,在量化对冲、数学建模、衍生品定价和机器学习等方面具有实践经验的申请者会更容易获得校方的青睐。
总体来说,美国大学针对金融类专业研究生项目的申请,采取“不唯成绩看整体”的录取思路——会全面考察申请者的本科学术成绩、标准化考试成绩、实践经验和社会活动,学生在具备优异成绩的基础上,有更突出的申请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