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是冷门专业吗?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康复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字眼。 提到医学,人们会想到临床医学、麻醉学、基础医学等热门专业;说到理工科,会想到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等诸多热门学科。那么,康复是什么,康复治疗学专业又是什么样的一个学科呢?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教育部关于恢复设立康复医学专业的情况简介。 图中展示的是1987年及之后一段时间内,教育部批复设置康复治疗专业的院校名单。从图片中可以看到,直到2001年,仅有四所院校设置了康复治疗专业,而从2003年起,这一数字才开始迅速增长,到2013年左右,达到了一个高峰(注:2015年以后没有找到相关数据)。
通过对历史的梳理可以看出,康复治疗专业是一个随着社会需求而产生并逐渐发展起来的一个学科。 那么,什么是康复?根据《康复名词》的定义,康复是指“通过各种手段和方法,消除或减轻疾病带来的功能障碍,从而防止其向残疾转化,恢复其健康,提高生活质量”。换句话说,康复就是消除疾病的并发症,恢复到没有生病之前的状态。而从事这一工作的人,就是康复医生。
既然康复的最终目的就是让病人恢复到没有生病时的状态,那是不是就可以理解为所有的病人通过康复都可以完全治愈呢?答案显然是否定的。正如上图中显示的,有一些病是由于生理缺陷或者遗传等因素造成的,这些因素决定了有些疾病是无法彻底根治的,也就是说此类疾病属于终身疾病,患者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服药或者接受康复功能训练来控制病情。但不管如何,这类患者通过康复可以最大限度的恢复其身体机能,提高生活质量。
除了上述情况外,还有一些伤病是不一定需要手术治疗的,例如急性扭伤,通过康复功能训练即可痊愈;而有些手术后出现的功能障碍,也可以通过康复进行治疗。康复并非只是手术后和慢性病患者的“专属”。总之,康复贯穿疾病的整个过程,目的是消除影响患者身心健康的一切不良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