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留学生都很开放吗?

钱俊析钱俊析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谢邀 作为一个在英格兰西南部的大学呆过3年的老学姐,来答一下这个题(虽然我离开那座小镇已经4年多了)。 首先,我不得不说的是,其实每个人对“open”这个词的理解都不同。而我遇到的同学,包括我自己在内,对open的理解也更偏向于它的英文释义: “not closed or not able to be opened.” “open”在我看来是一种状态而不是一种性格或个性。所以没有理由要求所有英国人都具备这种“open”的状态。

我的同学们有非常open的,也有内向保守的;有很热爱社交的,也有喜欢独处的... 我想强调的是,每个国家的人都有各类各类的性格,而“open”只是其中的一种而已。 所以如果因为自己的性格更偏向于“open”就觉得自己是特例,而因此质疑为什么外国人都不“Open”的话,那你真是想太多了_(:з」∠)_

18岁之前我在国内上高中,19岁来到了现在所在的城市读本科。我接触到的外国朋友,他们有的来自于中东地区战乱的国家,有非洲的美国欧洲的,我们有着不同的文化,教育背景以及语言。但我们能很快地适应对方并且把对方融入自己的生活。 我们的教室不是传统的那种排排坐的老师讲课学生听课的样子。我们的课堂有很多形式,有小组讨论,有个人演讲,有案例研究,有模拟游戏等等等。我们不仅课上要讨论要发言还要做presentation。下课了不仅可以和导师聊,还可以和助教聊,还可以和其他同学聊。我们有图书馆和学习互助小组,那里不仅有课本还有各种各样的参考书和资料。我们的考试形式也不单单只有笔试,还有很多的project和报告之类的需要写论文。

而在读研的时候,虽然换了专业,但是我发觉我和身边的人并没有产生“我是中国人/你是外国人的区别”。我们一起上课,一起讨论,一起做项目,一起做presentation,一起考试,一起写论文。老师对我们的作业不管字数或者是质量都会给出反馈,而我们的论文不管是不是母语者都会有答辩的机会。而我们身边的外国人也会和我一样用中文聊天,聊着他们并不太明白的中国文化。 在我留学的日子里,我并没有觉得身边的环境有多么“Open”或者“Close”,而是我感觉到了尊重,理解和包容。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