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文化具有哪些特征?
我尽量简明扼要地罗列一些主流观点,具体深入的分析可以参照相关的文献。
1.“和魂洋才”的融合与冲突 明治维新时提出的“和魂洋才”,指的是日本人的民族性格中既有守旧的一面即所谓的和魂,又有向西方学习的进取精神即洋才。两者的关系一直是日本人十分在意的问题,并影响着对西方文化的接受乃至其他各方面的走向。
2.“中庸之道”的左右为难 在上述“和魂洋才”的问题上,日本的中庸之道是力求保持平衡。然而,现代社会的急剧变化和全球化进程的不可逆转,使传统的日本人在面对西方文明时产生了强烈的失落感和自卑感;而日本人曾经有过的对外殖民经历及其在二战中的军国主义倾向,导致美国等西方大国对日本的防范和对日本文明的警惕,使得日本人想要轻松自如地在东西方之间自由往来成为难事。
3.“耻感文化”和“罪感文化”的交织 关于日本文化中的耻辱意识(耻感文化)和罪恶意识(罪感文化)的起源和含义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目前的研究者们意见并不统一。但无论如何,这两种不同性质的羞耻心是日本人在内外约束自身行为、约束他人行为的心理基础,并且因此形成了特有的社会道德和文化规范。
4.“自律他律”相结合的他律型社会规则体系 由于上述“耻感文化”和“罪感文化的交织”,导致了日本人具有极强的规则意识且乐于遵守秩序。这样的文化背景,再加上明治维新以来所大力推行的西方制度和教育理念,使得日本社会得以高效运行,并取得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和强大的国家实力。
5.“个人本位”与社会整体的双重标准 日本在明治维新之后推行西式的个人权利和个人利益,鼓励个人奋斗,使得个人本位在日本社会得到了广泛认同和支持。但是,日本人也同时承认个人的权利和义务、个性和集体的关系,必须服从整体的要求。这样,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在与他人和社会发生关系的时候就要有所收敛,从而做到既发扬个性又兼顾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