录取率越低专业越好吗?
“录取几率越小 代表难度越大吗” 不一定,要看这个专业的招生计划和报考人数。 假设某个高校某个专业计划招生20人,有150个人报考,那么录取率就是20/150=4% 如果这个专业计划招收200人,但有350的个人填报了志愿,那么录取率就变成200/350=6% 但实际情况往往比这要复杂一些。
以复旦大学2019年各省各专业的录取分数线为例(链接:复旦2019年本科招生章程) 有一些专业虽然在提前批录取了很多人,但都在最低投档线附近,说明报考这些专业的考生分数基本接近,比如西藏的化学、新疆的物理学等;但也有部分专业在提前批次没有收满,却要在普通批次补录,说明这部分专业虽然计划数较少,但报考人数也少,所以没能达到调档线,比如云南的法语、河北的俄语等。
另外也有一些专业,在提前批次和普通批次同时录取,但前者的录取分数明显要比后者低很多,说明这部分专业虽然计划数较多,但报考人数也多,竞争比较激烈,如浙江的经济学、湖北的生物科学等。
不能单纯看某个专业的录取率,还要看这个专业的具体计划招生人数和实际报考的人数。如果报的人少,即使计划招生多,也会导致出现“低分高就”的情况。反之,如果报的人多,即便计划招生人数有限,也可能会造成“高分落榜”。 其实,大部分考生都希望自己能进一所好大学,学一个热门的专业。但是,有时候选来选去,结果却事与愿违——有的人选择了所谓“冷门专业”,却发现就业前景很好;而有人选了所谓的“热门专业”,最终却沦为“高分低就”。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实际上,选“冷门”还是选“热门专业”并没有统一标准,不同职业选择有各自的前提条件,不能一概而论。
以本科教育为例,选择“冷门”专业一般意味着这个学科需要具备比较高的学术潜能和科研兴趣,因为此类专业一般口径较窄,学习研究要求较高,毕业后继续深造的几率较大;而选择“热门专业”则通常意味着此专业社会需求量大,工作起点相对较高。 但是,凡事都不是绝对的。有的“冷门专业”由于需求不足,出现供给过多的情况,导致就业率下降,比如近年来连续爆冷的天文学;然而,也有过去无人问津的“冷门专业”,因契合时代需求而上演“逆袭”,例如以前很冷的生物化学专业,现在成为了“热门专业”。 可见,专业“冷”与热都是相对的,与其盲目追逐“热门专业”,不如认真考虑自己到底适合读什么样的专业。毕竟,能够真正发挥出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才是选择的最佳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