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到澳大利亚打工怎么样?

昝辛蓉昝辛蓉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我1995年去澳大利亚,在悉尼和墨尔本打了2份工,现在回忆起来,那是一段非常美好的时光,我把它称为——人生的过渡时期。 我在学校学的是计算机信息管理,可是去了澳大利亚,因为语言不通,只找到了一个IT公司的打杂工作,就是帮人家处理一些简单文件、录入数据之类的,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工资也是按最低标准发的,记得第一个星期的工资,老板还让会计多给了100澳元(那时汇率差不多1比8),他说:“你来自中国,旅途应该很劳累,这点钱算是对你的额外奖励”!后来随着逐渐能听懂简单的英文,工作的内容也开始变化,从最初打杂,慢慢变为协助程序员完成部分项目的开发工作(我是学计算机的,虽然语言不行,但是代码我看一遍基本都记住了,然后就可以协助编程了),最后甚至老板会让我直接做项目的测试工作(公司有中国人做测试工作,还是第一次遇到,所以老板可能也很高兴我能很快融入工作)。

那个时候,我每天的工作就是用英文写工作邮件、接听客户电话、录入数据和查资料,基本上没有外出,所以英语提升非常快,用现在的眼光看,我的英语应该是比较标准的澳洲口音,而且直到今天,我讲话的时候还有一些西方人的习惯用词会不由自主的冒出来。由于工作氛围很好,和同事相处愉快,每天下班回家都是开心愉快的。

后来我认识了一个加拿大人,他邀请我去他家玩,于是我就利用假期坐了3天的飞机来到了加拿大旅游,虽然只是短暂的经历,但我感觉就像到了另一个国度,人们的生活方式、语言、习俗都和澳大利亚有很多不同之处,不过那段经历也给我留下了温暖的记忆。

回国后不久,因为工作繁忙,又加上语言关,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情绪低落,后来经人介绍认识了我的前妻,她是一名汉语教师,很快我们就组建了家庭。

再后来有了宝宝,为了一家人生活的更好,我放弃了继续躺平的生活,努力学习新的技能,进入了工厂,开始了加班加点的生涯,虽然收入有所增加,但再没有从前那种自由轻松的感觉了... 其实不论是在上海市中心还是郊区,不论是国内还是国外,生活本身是没有差的,差的是我们的心境,我们看待它的方式。

卿珊韵卿珊韵优质答主

2011年澳大利亚矿业的收入为1990亿澳元,较上年增长430亿澳元,增长率为27.8%。矿产出口同样增长强劲,2011—2012年,澳大利亚矿产出口额为1980亿澳元,矿产品出口量为7.82亿吨,分别高出上年410亿澳元和1.42亿吨。

澳大利亚有世界水平的地质研究机构;现代化的地球物理、遥感和勘探开发技术及相应的设备;高素质的勘探开发人才;稳定的政局、健全的法制和行政管理;合理的矿产政策和鼓励勘探开发的优惠政策;健全的市场及良好的服务;优越的生活环境等,这些条件对外商来澳大利亚投资及专家来澳大利亚工作都有较强的吸引力。

澳大利亚政府采取了较为宽宏的移民政策,鼓励国外的技术人才到本国就业和经商。采矿业技术移民政策是“有选择的”,澳大利亚政府最需要的是管理和技术人才,从事采矿和冶金工作,尤其是从事石油、天然气、铀矿勘探开发的人才将成为优先选择的移民。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