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移民多吗?
首先,可以明确的一点是英国并没有开通移民通道,所以不存在“英移民”的说法(不客气的说应该叫“英迁”)。 那为什么还会存在“英移民”这种说法呢? 这还得从英国的历史说起..... 在工党政府的带领下,1948年《国籍法》的出台使得英国国籍的获得变得简单,只要你的父母一方是英国人或者拥有英国国籍就可以成为英国公民;而1971年的《公民身份法》又进一步规定,只要是出生在英国的子女,不管父母是什么国籍,自动成为英国公民。
于是乎,在70年代之前,很多二战期间在英国出生的海外殖民地(原英联邦)人民为了享受英联邦成员国的福利,纷纷通过《国籍法》或《公民身份法》的规定转换自己的国籍为英国籍。这其中以印度人最多,因为印度的独立运动在英国的支持者不在少数,所以印度裔的英籍人士数量较多。 到了70年代以后,随着英国经济的衰退和海外殖民地的独立风潮,以及《公民身份法》的收紧,英国不再大量向外输送国籍,同时由于历史原因,有很多外国人通过各种途径获得了英国国籍,于是就形成了现在这样的局面: 很多人虽然拥有英国国籍,但是却并不属于英国的法定国民(公民Citizen),因此他们也被称作注册国民(overseas national of the United Kingdom)。
关于海外公民和公民的区别这里就不赘述了,具体可参阅这篇文章: 那么这些英裔“外国人”会不会出现像澳洲、加拿大或者美国那样大批移民的现象呢?答案是肯定不会!
因为这些人在取得英国国籍的同时就放弃了他们原本国家的公民身份,根据领土主义原则(jus soli),他们已经不具备任何权利和义务的国家资格了(注:这些人依然可以通过申请政治庇护或通过家庭团聚等方式来移民英国,但他们必须放弃原有的国籍才能获得英国国籍)。
不过,由于英国是美国之外的另一个西方发达国家,并且拥有完备的教育和医疗体系,因此作为外国人的英籍公民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希望通过移民渠道再次获得该国国籍并申请绿卡的。当然,作为传统的欧美移民国家,美国和加拿大的移民政策相对而言要宽松许多,所以在过去英国移民美国的申请人要比加拿大的申请人多一些。但近年来,英国政府为了提高科技和文化领域的国际声誉,吸引高端人才,对包括IT业在内的金融行业和技术类职业实行较为宽松的移民政策,加之脱欧的预期,欧盟各国人才的流失,相信未来英国移民的政策只会越来越宽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