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人是不是爱移民?

陈翌格陈翌格最佳答案最佳答案

就身边认识的人,去美国的不在少数,去澳大利亚的也有,当然还有移民欧洲的。 不过比起“爱”这个字,用“更多”形容移友的群体似乎更贴切一些。毕竟相比起北上广,江浙一带要移民的人相对较少(并不是没有),而像成都、武汉这类城市又很少见到有移友聚集的情况。

再一个就是看知乎上的问题热度,也经常看到类似话题下都是上海人在讨论,其他区域的人比较少。所以从客观数据来看,上海的移民群体确实高于其他区域。 其实仔细想想也能理解,作为开放度最高的城市之一,上海最先享受到全球化的红利,同时它也最先感受到全球化带来的冲击。

以我为例,虽然我并不打算移民,但是我非常希望能有一个海外身份,以便日后子女教育以及退休生活多一个选择。因此我会定期了解最新移民政策,关注与移民相关的话题。就这样我一不小心就成了知乎上那个话题下的热门回答者…… 所以我认为之所以出现大量上海人口碑不一的说法,其本质是相同的——经济活力和压力都最大的城市,自然涌入的人口最多,移民倾向也最明显。

而对于那些原本就在海外留学或者工作的群体来说,他们在选择就业城市的时候,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自然是首选,因为这边的薪酬高,机遇多。 而对于原本就在国内高校就读的留学生来说,北上广深同样是最受欢迎的选择,因为这里有着最好的学校和最多的机会。 所以无论对哪种人群而言,一线城市的吸引力都是毋庸置疑的。

严誓严誓优质答主

中国人历来安土重迁,乡土情结根深蒂固。但是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却是,被公认为中国最稳定富庶地区、素有天堂美誉的上海,竟然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传统的移民输出地。

在清代中叶到抗战爆发,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有数以百万计的上海人通过各种方式移民到世界各地。他们中,绝大部分又来自于邻近吴语地区的苏南和浙江北部。他们或者随着19世纪西方殖民主义者的东来而充当他们的雇佣劳动力移居海外,或者加入中国下南洋的大潮下南洋经商或做工。前者,主要分布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及美、加、大洋洲的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他们从事的职业主要为雇农、苦力,也有洋行及教会雇员、买办或商人;后者主要分布在南洋的荷印、菲律宾等岛国和马来亚等地,他们从事的职业主要是种植园工人。

在上海开埠后不到100年的移民潮中,有47个上海家族先后移民海外。从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中叶,上海人特别是吴语地区人移民海外形成了数以百万计的吴语系上海人海外移民群体。其中美国有70万,菲律宾有25万,马来西亚有40万,新加坡有20万,澳大利亚有10万,加拿大有10万,并逐渐在美国纽约法拉盛、美国旧金山唐人街、美国洛杉矶、加拿大温哥华和多伦多、菲律宾达沃、马尼拉、宿务,马来西亚吉隆坡、槟榔屿,澳大利亚悉尼、梅觉尼,新西兰奥克兰等地区形成了以上海人为主体的吴语系华人移民聚居区。

其中菲律宾的吴语系华人,特别是上海人比重最大。据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张仲礼考证,菲律宾的华人共有54万;其中说广东话和客家语的只有7200人,只占华人人口的2%;说闽南话的有8万,占华人人口总数的14.5%;说吴语的有45万,占华人人口的83%以上;其他的说潮州话和海南话的华人有8000人,仅占华人人口的1.5%。而上海人更以吴语系华人的70%以上成为菲华社会中的主要流派。菲律宾华侨首富赵堂也是吴语系华人的杰出代表,其先人是浙江宁波人。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华人也有近70%是来自吴语地区,其中上海人有40万户,上海人是菲华社会和加州华人社会构成的主体。马尼拉的奎阿坡区是菲律宾华人最集中地区,这里建有上海同乡会和多座上海人的庙宇。

我来回答
请发表正能量的言论,文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