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中学有什么课程?
以 2019 年入学的 O 水准考生为例,所报考的课程及成绩如下(部分考生选择同时报考英文和数学,因此没有显示这两门科目): 除以上科目外,考生们还须参加一个名为“统一考卷”(Unified Examinations) 的考试,该试包含四科:历史与地理、通才教育(即大家熟悉的通识,内容涉及道德、伦理等方方面面)、数学应用、实用学科(BMT, Business Management and Technology)。这一考试属于加考项目,考生可选择性报考。
由于是第一次采用新格式的新加坡剑桥 O 水准考试,为了评估考生的水平,今年所有的考生都参加了这门叫做 CEA 的考试,这个考试的全称是 Cambridge Assessments in English for Singapore 。 这个考试考察的是学生的英语能力,分为听力、阅读、写作以及口语四个部分。每个部分的成绩都以 A-E 五个等级进行呈现。
所有科目的满分都是 5 分制。 这里需要强调的一个概念是 “固定组合", 新加坡的中小学采用的是 " 固定组合" 的授课模式,通俗来说就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都是成绩差不多的人,大家在学习的过程中可以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比如下面这张考卷,是二月份历史与地理科目考试的题目之一,这道题考的是关于中国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殿试”。一般来说,如果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认真跟着老师走,并且完成老师布置的所有任务,拿到这种题型的分数并非难事。
当然,如果有的同学对于中国历史非常感兴趣并且有深入研究,那么答出来可能会更难些。 除了 “固定组合” 之外,另一个重要的教学概念是 “成绩体现” ,这也是和中国教育非常不同的地方。 中国实行的是 “排名制”, 也就是谁第一,谁第二,这个第二其实代表的就是你的具体分数;而新加坡实行的是 “表现制”, 也就是说你考得如何,是否达到预期,是老师评价学生的主要标准,分数并不是唯一导向。 这个理念上的区别其实在试卷的难易程度上就可以看出来,虽然新考的题目难度系数可能更高,但是题目数量会减少,留给大家答题的时间相对充裕,不会出现那种难度高的题目大家都不会做的现象。